•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教育:老年人学英语这股认真劲儿值得点赞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2日

res11_attpic_brief.jpg

教科书是学员们自选的以口语为主类的英语书。石天蛟 摄

  英语是小学生到大学生都要学习的课程,为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因年轻人工作忙,很多孩子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为做好隔代教育,一些老人走进英语课堂。8日,记者在绿园区老年大学英语课上被这些老年学员的学习劲头所打动。

  老年大学英语课走俏

  教室里,一群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一起,利用课前的短暂时间和同伴练习对话,这是一堂英语课,这些学生年龄最小的51岁,年龄最大的71岁,也许他们的发音不标准,对话不够顺畅,学英语的目的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认真劲头,他们的学习欲望却是很多年轻学生比不了的。记者注意到,几句简单的日常英语对话,遇到叫不准的地方,他们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反复练习,直到这句话能顺畅说出来。他们除了在书上勾画出重点,学习笔记也记得特别认真、工整。看着他们的学习场面,让记者不禁想起自己的课堂时代,这一刻,与年龄无关,与身份无关,他们真的只是一名认真学习的学生。

  多数学员零基础 但勤奋好学

  除了以往比较受欢迎的太极、合唱、舞蹈、书法、绘画之外,今年9月份,绿园区老年大学新开设了外语课,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一个班定名额25人。因为报名想学习的学员很多,记者了解到下学期老年大学将增加名额。Ada老师是一位大学教授,“开设英语课是积极响应这些学员的要求,很多老年人有学习英语的需要。”Ada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很多是零基础,接受能力不强,但是这一学期的教学让她感触最深的是这些老年学生非常认真,学习态度积极。遇到一个问题会反复向老师、同学请教,班级微信群里,学生们积极探讨发问非常活跃,学习气氛很浓。用Ada老师的话总结,她的这25个学生——认真、求真、勤奋。

  出国旅游、探亲、定居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记者调查发现,英语班学员为了出国旅游、探亲、定居国外走进英语课堂的人不在少数。

  王丽萍51岁今年刚退休,她学英语为了充实、提高自己。“要出国旅游,会点儿简单对话,哪怕会几个单词也不至于完全无法沟通。”王丽萍的想法很简单,而和她抱有相同想法的还有63岁的郭树全。

  郭树全以前学的是俄语,为了以后出国能方便沟通,老伴给他报名后,他一节课都没缺过,学得特别认真。有些学员的子女在国外,为探亲和以后出国定居选择学习外语,郑女士的女儿在国外生活,她和老伴常去探亲,由于语言不通,沟通非常不方便。他们只有一个孩子,如果女儿不回国,以后郑女士就要和老伴去国外生活,她希望通过上老年大学英语班能简单对话沟通。

  为陪下一代一起学习

  有人学英语为了出国,也有人学英语是为了更好地带孩子。71岁的曲长生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他以前没系统学过,接触英语还得从以前带孙女说起。孙女学英语时,曲长生就跟孩子一起学,后来孙女长大被父母接走,曲长生闲下来了。曲长生的老伴是老年大学的学员,报了唱歌、舞蹈等课程,后来听说很多学员要学英语,就给曲长生报了名。“老伴说我以前和孙女学的那些别扔下,就给我报了名,开始抱着尝试的心态,现在学起来挺好的,很快乐。”

  62岁的韩丽娜和55岁的孙晓颖为了方便陪外孙女学外语,都选择了英语课。“外孙女4岁开始学外语了,她学我也学,这样不仅能陪孩子,而且还能促进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韩丽娜分享了她和孙女一起学外语的故事,孙女听到姥姥也会说英语,觉得姥姥很棒。

  为老年人服务 让他们学会生活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这些老年大学学员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绿园区老年大学执行校长关英杰介绍,他们秉承为老年人服务就是为自己父母服务的办学理念,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服务,让他们学会生活、享受生活。据关校长介绍,长春市老年人口占比19.7%,绿园区常驻人口40多万,外来人口20多万,老年人口占比14.7%。关英杰告诉记者,老年大学开设英语课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学员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员提高充实老年生活。针对英语方面的学习,绿园区老年大学下学期除教材学习外,还会编生活用语100句,针对学员特点和需求教学。关校长透露,下学期,绿园区老年大学还将开设智能手机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