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津街道以特色教育创建和谐社区
日前,笔者从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获悉,合肥市庐阳区逍遥津街道荣获“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称号。
近年来,该街道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工作,以街道社区教育为龙头,各社区为基础,辖区共建单位为辅助,多形式、全方位开展教育活动,努力打造社区教育品牌,让社区教育更多惠及广大群众。截至目前,该街道已建成社区学校6所,社区教育基地10处,优质社区教育基地2处。
“家庭组团”服务创新教育形式
逍遥津街道成立了由街道党政领导担任主任,驻地教育机构、共建单位教育专家、社区志愿者为委员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同时制定 《社区教育发展规划(2013年—2015年)》,重点抓好委员会日常管理和教学计划实施。
教育队伍的建设,为街道开展社区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除了聘请党政机关和高校、中学教师,组建兼职教师队伍,社区还组织20多位退休党员为志愿者建立专题“宣讲团”,每月深入各社区开展社区教育活动。街道“情暖夕阳”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全省首创了“家庭组团”志愿服务模式,倡导党员带领家人、同事及朋友,组团服务辖区128位空巢老人。
社区每年投入不少于20万元的保障资金,用于社区设施配备和改善教育培训条件。通过建立健全《社区教育例会制度》、《表彰奖励制度》等十余项工作制度,完善社区教育制度保障。目前,逍遥津街道已建立社区教育办学点7个,各社区学校已基本实现“五有”,即有稳定的教育活动场所、有能开展培训活动的教室、有一定数量的图书阅览室、有一支专兼职人员组成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有热心为社区教育服务的义工志愿者队伍。
开办多彩课堂资源优化共享
逍遥津街道通过开展社区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有益补充。街道将社区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改革和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社会实践、培养劳动技能。目前,该街道已成为安徽大学、合肥学院教学实践基地,与逍遥津公园、合肥市第三中学等单位开展合作,实现教育资源优化共享。
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逍遥津街道组织“爱心课堂”、“新梦想课堂”与“小雅诵读”等活动,开展健身、下棋、剪纸、绘画、书法等比赛,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社区教育让老年人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逍遥津街道县桥社区80多岁的退休职工江宪贵是名书法爱好者,近十年来,每月组织三四十位老人进行书法交流成了他的例行“公事”,社区则免费提供固定活动场所。 2015年,江宪贵被评为庐阳区社区教育终身学校“百姓之星”。 “这得益于社区对书法教育的支持。 ”江老先生说。
“量身定制”课件精准指导帮扶
针对企业、商户的学习需求,街道及时进行专业化指导,制定“菜单式”课程,并邀请相关专家、业务能手和行业拔尖人才,走上社区讲堂,分享职业经验。街道还推出 “逍遥津讲坛”,定期开办 GYB培训、创业等培训班,为辖区企业、商户提供精准服务。
针对贫困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街道组织开展结对助学、爱心帮教、入户送学等教育帮扶活动,为再就业人员提供就业培训,帮助其掌握专业技能,体现社会价值。
通过一系列社区教育活动,逍遥津街道提高了居民文化素质,凝聚了人心人力,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全省党建工作先进街道”、 “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首批“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等40多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