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阳台生态菜园”服务民生促和谐

来源: 中国社区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0日

  青羊区位于成都市中心区,是成都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全区常住人口104万,含户籍人口60万、流动人口约44万,辖区有14个街道办事处、76个社区、49所中小学。青羊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名胜古迹、公共文化场馆、文化休闲场所、各级学校等在内的社会学习资源较为丰富。

  近年来,青羊社区教育着力以特色项目打造的方式,不断丰富教育内涵,突破市民被动参与的社区教育瓶颈问题,通过大力推进“社区学习中心”、“学校学习中心”、“社会学习中心”等“三中心”的建设,充分调动社区、学校和社会机构主动参与市民教育,努力构建“终身学习圈” 。

  一、“阳台生态菜园”缘起

  成都人爱休闲是出了名儿的。青羊区人口密集,市民想要亲近自然除了去公园就别无选择。在实施社区教育中,青羊区始终坚持“立足需求服务民生,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发展思路,创新社区教育为民服务方式。

  2012年,青羊区通过市民社区教育需求调查发现,除了传统的公民教育、琴棋书画、声乐舞蹈、家庭生活技能等社区教育项目外,市民需求最大的就是亲近大自然的园艺类课程。2012年年底开始,我们通过开展以“绿色•健康”为主题的蔬菜种植的示范、教学、交流、体验、竞技活动等,积极创新阳台经济休闲生活模式,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

2016071403072832.png

  二、“阳台生态菜园”推进策略

  青羊区广泛建立和拓展市民阳台、露台种植生态蔬菜学习实验基地,创建了区级实验中心、社区和学校实验基地、院落和家庭实验点等功能不同“三级”项目实验平台,并通过“线上”和“线下”两方面的活动开展和培训实施,实现了项目实验的网络化和实体化的互动,初步形成了青羊区“阳台生态菜园”实验项目“三级两类”学习体验平台建设模式,为广大市民提供身边的学习体验场所,让市民可以更好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一)线下市民学习体验推进方式

  1.建设“阳台生态菜园”学习基地,搭建市民实践空间

  一是搭建区级项目实验中心。依托区级的力量,在学院建立示范性“阳台生态菜园”教育基地。通过开展“参观交流”、“课程设置”、“主题活动”等方式,做好该项目的示范性推进。

  二是创建社区、学校实验基地。以不断丰富和完善市民身边的“菜园子”为目标,积极探索区域资源整合途径和合作模式,分别组建了社区“生态菜园”、学校“生态菜园”和院落“生态菜园”等实验点15个,先后形成了一批集“教学、展示、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实践基地,不断创设市民便于参与体验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三是创建院落和家庭实践点。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所以我们始终倡导和践行“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模式和“体验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学习方式,全力支持学员为主体联合共建共管的DIY小农场建设,以市民自主“体验式学习”的方式,有效地带动了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

  在2014年5月的第十一届“青羊学习月”活动上,青羊区还为首批10个“阳台生态菜园学习体验基地”授牌,并为阳台生态菜园课程授课教师、志愿者颁发了聘书。在“阳台生态菜园学习项目”体验活动上,青羊社区教育学院自编的《家庭阳台生态菜园种植读本》和家庭阳台生态菜园视频光碟被市民一抢而空,青羊市民掀起争当都市农夫的新高潮,家庭阳台生态菜园成为青羊市民健康生活的新时尚。

2016071403082274.jpg

  2.开发特色教材。根据市民学习需求,组织专家和民间蔬菜达人编撰了《家庭阳台生态菜园种植读本》,向市民介绍多种适合成四季种植的蔬菜,种植的基础知识,工具的选择,泥土的实用,浇水施肥的方法,病虫害的防治,不同光照阳台的科学种植方法等等。向全市各实验区的街道、社区居民免费发放,为更多的市民提供自主学习、自主体验的学习资源。

2016071403085680.png

  3.开设公益课程。通过在三级实践基地开设市民的“阳台生态菜园”种植技术公益课程培训交流活动,同时录制各类主题种植知识的微课程视频教学光盘,定期分送给爱好种植学习的市民,提高居民的种植技术,可持续推进市民的长期参与。至今为止共开设“阳台生态菜园种植”培训班20多期,开设各类培训讲座50余次,培训近3000名市民。

  4.强化专业支持服务。在成都市教育局和社区大学的支持下,青羊区通过联合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引进农艺类公司技术人员的方式组成了项目专家团队,不断改版《阳台生态菜园种植读本》,定期深入到全市各项目实验基地和院落、家庭,开展有针对性的骨干示范户专业技能培训,强化项目实验的专业化技术支持服务。

2016071403101595.jpg

  5.加强骨干培养,形成自主学群。我们注重骨干的培养,指导团队学员自主开展日常的交流学习活动,并充分调动市民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和发挥群体的凝聚力和示范力,强化项目骨干的示范带动能力,促进市民自主学群的形成和壮大。

  家住成都市青羊区四道街社区的刘先生住在顶楼,他把20平方米的空间精心打造成了一处盆栽菜园子,最初没有经验的刘先生,经常跑到附近农村跟老农咨询取经,带回种植的土壤和菜苗,摸索着用花盆种菜。可是这样既费时又费事,直到青羊区社区教育学院开设了“阳台生态菜园”课程,刘先生才觉得自己找到了“组织”。他经常到社区教育学院建立的示范性“市民生态菜园”教育基地参观,与老师交流,积极参加社区教育学院组织的有关阳台种菜的活动。通过刘先生的带动,他所在社区很多人都加入了阳台种菜的行列。“我们有自己的qq群、微信群,互助学习;我们还要管理我们社区和院落的‘菜园子’实践点。”

2016071403103839.jpg

  (二)线上市民多元化学习

  2014年,依托国家开放大学i项目试验,联合成都社区大学,建立了线上的“生态菜园网络学习平台”,创建了生态菜园学习基地展播、种植咨询专栏、阳台蔬菜种植视频课程、学员交流、专家答疑、作品展示、主题活动、学员心得、种植书籍推荐、物资采购、技术服务公司等专题栏目,市民可以通过网上免费注册,登录后参与在线学习、交流菜园种植经验、学分积累等活动,并透过直观的网络平台展示市民阳台种植学习、成果展示的广阔平台,同时提供便捷化参与学习体验的教学资料、技术服务、物资服务一站式满足市民需求。同时,开通线上互动交流的“生态菜园”QQ群,专家定时开展在线答疑,为市民学习团队的形成积累人群和便捷的技术服务。

2016071403111492.jpg

  (三)打造多元平台,激励市民广泛参与

  一方面,我们建立了沙龙交流、微博、QQ群等互动平台,形成学员之间广泛交流的空间。另一方面,我们还组织阳台蔬菜种植成果现场比赛、蔬菜摄影比赛等竞赛活动,逐步形成多样化、多途径的市民学习评价方式,用多元的方式激励更多的市民参与。

  2014年6月——7月组织的“我家菜园”的种植摄影作品比赛,青羊区教育学院通过组织阳台蔬菜种植成果现场比赛、蔬菜摄影比赛等竞赛活动,先后收到了几千张市民的摄影作品,大大激发了市民参与“阳台生态菜园”的积极性。

  三、“阳台生态菜园”的成效

  1.搭建起社区教育惠民的新载体。通过“阳台生态菜园”学习体验项目的实践,我们找到了办人民满意社区教育的努力方向,找到真正满足市民的有效方式,小小菜园成为社区教育沟通市民、联系市民的快捷“窗口”。

  2.构建生态社区和谐家园的有效切入点。“阳台生态菜园”的经济价值和娱乐价值并非我们的真正目的,我们希望通过它为切入点,引导大家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和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人人行动起来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美丽和谐。

  3.找到社区教育发展的新突破。“阳台生态菜园”采用了数字化学习与实体教学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充分注重和挖掘自主学习群体互动交流、团队学习,满足了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深受市民的欢迎。

  在青羊,“阳台生态菜园”逐渐成为“老人的怡情场所、白领的减压胜地、主妇的菜篮子、儿童的科普乐园、全家人的天然氧吧、邻里的交流平台”。正因为如此,“阳台生态菜园”引起市民、媒体的广泛关注,被青羊市民评为2013年青羊“最暖人心十大事件”之一2013 年被评为成都市十大社区教育特色项目,2014年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I实验项目,它正逐步成为青羊社区教育又一张崭新名片!(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