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邻里节”——社区和谐的润滑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天堂”苏杭之间矗立着一座崭新的美丽城市——武康,凡来过武康的人,无不被这座新兴的美丽之城所吸引,更为这座城市弥漫着的浓浓的和谐气氛所陶醉,让人平添无限的感慨:人间真的有天堂。
“远亲不如近邻”。武康社区的居民最有感受,最有切身体会。武康社区的“欢乐邻里节”为此作出了最具权威的最有说服力的注释。这几年来社区举办的“欢乐邻里节”给社区居民搭建了相识、相知、相助、相亲、相爱的平台,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机会,彼此之间拉近了距离,加深了感情。邻里虽不是亲人,但融洽和谐的邻里,对于远离亲人的人而言就胜似亲人了。
几届“欢乐邻里节”的成功举办,让武康社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如今,走进武康的社区,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你帮我助的和谐气氛,处处洋溢着快乐的氛围,欢歌阵阵,笑语盈盈。没有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孤国寡民”。这是武康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欢乐邻里节”在需求中诞生
武康原是莫干山脚下一座鲜为外人所知的小镇,面积不过0.6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万人, 2006年,武康城区面积已近20平方公里,城区内已建成8个社区,常住人口达到12万,还有5万多的外来流动人口。一座现代化的江南小城在“清凉世界”——莫干山脚下悄然兴起。
然而,现代化城市带给人们的并非全都是喜悦,表面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人情的冷漠,世道的炎凉。新建的小区里,钢筋水泥筑起了美丽的楼房,也筑起了人们心灵的屏障,同住一区的居民形同陌人,“一墙之隔不往来,擦肩而过不说话”,人与人之间隔着一道无形的墙。
春晖社区是武康一个新建的社区,由四个小区组成,常住人口一万多人。居住人群复杂,有工人、农民、教师、机关干部,还有操不同口音的天南地北的人。由于大家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小区里居民间纠纷不断,小区干部为此忙得焦头烂额。社区组织召开党小组长会议、小区居民代表会议,寻问计于民,找“病因”,探寻“良方”。大家普遍认为出现目前的窘况,主要原因是人与人之间缺少交流、沟通与理解,缺乏友谊与情感,导致的不和谐。解决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社区需要搭建一个能让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增进情感友谊的平台。平台怎样搭建呢?如何让大家聚到一起呢?德清县社区教育学院的教师来了,武康社区教育分院的教师来了,这是开展社区教育实验与研究的最好时机。搞社区教育的老师们,像学生家访一样,深入社区,挨家挨户,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倾听社区居民的心声。
我们深知,常年在外的“游子”不顾劳累不惜花销千里迢迢回家“过年”,为什么?因为过节,“节”把友情、亲情、爱情链接。“办节”,办老百姓自己的“节”。思路一下子清晰起来了,通过办“节”,让小区居民一起“玩”一起“乐”,在“玩”中增进理解,在“乐”中增进情感。几番推敲,最后确定这社区老百姓自己的“节”就叫“社区欢乐邻里节”。
社区领导分别向武康街道办、武康镇政府作了汇报。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创意很快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大力支持。有了领导的重视,社区干部就像是吃了“定心丸”,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办首届社区“欢乐邻里节”,利用社区的宣传窗、黑板报在社区里大张旗鼓地宣传,向家家户户发放“社区欢乐邻里节”倡议书,营造浓厚的办节氛围。社区里的居民“动”起来了。
2006年1月22日武康春晖社区首届“欢乐邻里节”在社社区居民翘首期盼中拉开了帷幕。“122”,好日子,谐音即“要爱爱”,让小区充满爱,这是“欢乐邻里节”的宗旨。首届“欢乐邻里节”的主题是“睦邻友好,构建和谐小区”。开幕式上,县领导来了,镇领导来了,武康各社区的干部来了,社区里的居民更是挤满了社区前的广场,这是社区从未有过的热闹。
这次春晖社区的“欢乐邻里节”延续到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时间长达二十多天,社区居民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为办好“欢乐邻里节”社区邻里之间团结合作,精心编排节目,真个是天天精彩不断,好戏连台。
“欢乐邻里节” 增进了居民间的沟通交流,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欢乐邻里节”成了社区居民相识、相知、相助、相亲、相爱的平台。
二、“欢乐邻里节”在热情中发展
春晖社区的“欢乐邻里节”在整个湖州地区属于首创。武康镇政府、武康街道办看到“欢乐邻里节”使社区居民邻里间矛盾少了,纠纷少了,居民们发动起来了,社区的各项工作好做了, 于是武康街道办准备将这个项目在武康各个社区全面铺开,德清县社区教育学院、武康社区教育分院深入调研,献计献策,着力当好顾问、参谋。
在武康街道办的统一领导与精心筹划下,举办了第二届“欢乐邻里节”。各社区充分利用“节”的作用,以“节”办“节”,“节”上办“节”,大力传承传统民族优秀文化,赋予民族节日以时代的元素;各社区都开展了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活动,每一场活动都办成了“社区居民自己的活动”,社区里的各种文化社团在活动中大显身手,尽展风采,社团也在活动中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传统的优秀文化在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弘扬与传承,地域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幸福指数不断上升。2007年武康社区的“欢乐邻里节”活动场次近百场次,参与人数超过数万人次。
德清县委、县府高度重视示范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将武康社区的“欢乐邻里节”推广到全县各乡镇社区,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从此,“欢乐邻里节”又从武康走向了全县各乡镇社区。、
2009年第三届“欢乐邻里节”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了创新与突破,还有一个新亮点:志愿者服务进社区。“欢乐邻里节”,让社区居民在享受节日快乐的同时,带给社区居民更多的实惠,更多的利益,满足社区居民更多的需求,解决社区居民的实际困难。如,3•15消费维权、3•8妇女生殖健康咨询与讲座、6•1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家电维修与保养、老人健康体检、食品卫生与安全等等,把服务送进小区,让小区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便捷与良好的服务。“活动+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社区居民对项目的支持率和满意率,颂声不断,掌声四起。
三、“欢乐邻里节”成效
“欢乐邻里节”增进了社区居民间的沟通交流,在弘扬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和公民素质,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