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企业大学案例研究之一:Crotenvill培训中心

来源: 百度文库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3日

  企业大学案例研究之一: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企业大学

  ——克劳顿维尔管理培训中心

  一、克劳顿维尔培训中心的基本情况

  克劳顿维尔管理培训中心始建于1965年,位于美国纽约市北郊奥斯宁(Ossening)市附近的克劳顿维尔(Crotenvill)镇上,占地30英亩。培训中心地处山丘之间,远离繁华都市,风景怡人,是人们参加学习,接受培训,研究问题,修养身体的好地方。培训中心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都是低层建筑,它的大部分房屋都依地形而建,楼房一般只有两层,从外表看房子既不高大,也不雄伟,但其内部结构和设施,历经改建和整修,无论是教学设施,还是生活条件,都十分现代化,非常舒适。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韦尔奇担任公司总裁之后,为了加强人才培训,公司拨巨资对该中心进行彻底改造无论是硬件和软件都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翻新和扩建,使其培训、修练、研讨、生活服务和建身强体等多项功能大大加强。她就象一所大学一样,除上课用的大小教室、报告厅、电影放映室、多媒体教室,图书资料室、计算机信息中心外,学员生活设施也应有尽有,如单人、双人宿舍、食堂、酒吧、娱乐中心、健身房和网球场。另外,为方便学员与外界联系,中心里还设有商店、邮局、出租汽车站、银行等公共服务设施。

  随着GE的全球化步伐,克劳顿维尔领导力培训中心也已遍布GE在全球的11主要市场,并在全球拥有6个培训设施:

  美国以外的克劳顿维尔培训中心设施包括:-拉丁美洲:位于巴西圣保罗(在建)-大中华区:位于中国上海-欧洲:位于德国慕尼黑-印度:位于班加罗尔-中东:位于阿联酋的阿布扎比

  二、克劳顿维尔培训中心的功能和作用

  1、新的管理理念的诞生地。韦尔奇先生经常到克劳顿维尔培训中心讲课,并向中心提出一些他正在思考的关于美国当代企业改革和管理实践中的一些重要课题,他很乐意和培训中心的专家和参加培训的学员们共同探讨GE公司的变革与创新的新方法、新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GE公司推行的无边界管理(Noboundary)、群策群力(Collectivedrive),“数一数二”原则(No:Ior2,no3or4),到20世纪末倡导和实行的“六个西格码”质量标准,就是根据当时GE公司在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而由韦尔奇先生首先在Crotenvell培训中心提出他的这些管理理念和论点,阐明他的改革思路.然后让大家讨论思考,并与专家们一起研究探讨,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实行新的管理模式,以便尽快改变现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变化的形势。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还根据韦尔奇先生的要求,在培训中心举办由各部门主管参加的高级管理研讨班,转达学习韦尔奇新近提出的管理思想,一便统一认识,统一行动。韦尔奇的有些管理思想能否成功,还需要在企业中实验,经过实践证明有效后,逐步在全公司推广。因此,可以说这家培训中心既是GE公司经营管理的研究中心,又是酝酿、开发和创造新的管理理念的试验地。

  2、GE公司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训基地。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在公司人力资源开发部门的规划下,这儿常年举办各种管理人员培训班。到这儿来参加培训的以GE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为主,绝大部分都是短期、非学历培训,即到这儿来学习的不是为了拿什么学历,主要是对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充电,培训时间少则1-2天,多则2-3个月。应邀到培训中心授课除本公司一部分专家外,大都是来自欧美名牌大学的教授,如美国哈佛、MIT,英国牛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等。为了提高该培训中心知名度,20世纪末,GE公司干脆把加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招聘为该培训中心主任。公司实行人本管理,十分重视人才培训,许多有才华的年青人正是看到这家公司拥有良好的培训制度,有接受培训的机会,才报名应聘加入GE公司的。在GE公司,不论在哪个企业、哪个职能部门、哪个研究机构工作.如果安排到该中心接受培训,则被视为一种很高的奖励和荣誉,也是对个人工作成绩的首肯。因此,他们珍惜来这儿参加培训的机会,而且大部分人经过培训之后,要么调换了工作岗位,要么晋升了职务。

  该培训中心还承担一些特殊人才开发项目的培训,如新进公司的青年大学生或未来接班人培训项目。1993年春,就有30多位来自公司各个部门的年青人来到中心接受新市场开拓培训班。举办这个培训班的背景是韦尔奇先生1992年冬天访问中国后,认识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对GE公司开拓亚洲市场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对比GE公司当时在中国的业务,他感到GE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太慢,他说服董事会,决定将GE公司的亚太地区发展重点转向中国,为了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公司决定从公司各个部门(生产、设计、销售等)挑选30名25-30岁的年青人到克劳顿维尔培训中心参加培训。培训期间培训中心还组织他们到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实地考察,然后经过考核,从中挑选一部分合格者到中国GE公司的办事处和合资企业任职。据了解,当年参加该班的学员日前大部分成为GE公司在华企业的主要领导和骨干。

  3、思想、信息交流中心。GE公司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老企业。经营业务很广,大到飞机发动机、大型电站设备,小到照明灯泡、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经营地域遍布世界儿十个国家,全球拥有20多万名职工,是一个典型的跨行业、跨地域(国界)、跨文化的国际跨国公司。要使这样的一个公司形成统企业文化,拥有大家认同的经营战略,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公司的决策层,很看重公司拥有的这家培训中心在统一全公司思想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他们每年至少要在这儿召开1-2次全公司各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的会议,讨论公司的经营计划,研究公司当前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布署公司工作规划,既是工作会议,又是研究新问题,寻求新思路的集思广议研讨会,也是来自公司各个经营、生产部门和企业的巨头们的信息交流碰头会。会议期间,公司决策层的高级领导与公司管理层中高级管理者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商讨、议论公司的重大方针政策。这对大家互通信息、统一认识、统行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4、国际培训交流中心。GE公司的客户遍及全世界—包括中国购买的很大一部分民航飞机发动机都是他们生产的。因此,每年这里都举办多期国际用户培训班、同时为了宣传GE文化,加强与外国同行交流和合作,公司还接待来自欧洲、拉美、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和专家到这儿参加国际管理培训班。通过培训,广交朋友。GE公司不少国际合作业务往往就是先从人员交流和培训做起的。

  5、高级健康娱乐中心。如前所述,GE公司培训中心地处纽约北郊Crotenvill镇,风景非常优美,安排公司各级领导、中高层管理人及各类从业人到这儿参加培训和研讨的目的就是要给他们“充电”。他们从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生产经营部门来到这里,就意味着暂时放下手头上的工作,离开白己的工作岗位,到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进行短期休整。要学习好,达到培训的目的,需要有一个好环境,也需要一个好心情。在这儿学习的环境是非常宽松的,生活上被照顾得无微不至,比大城市五星级饭店还要优越:学员一人一间宿舍,可以免费打长途电话;晚上酒吧间一切饮料均免费饮用,设备齐全的健身房每晚都免费向学员和教师开成等。公司花巨资在这儿建造现代化的培训中心,高薪聘请世界著名管理专家、教授为他们讲课,同时又安排如此舒适的学习环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让那些平时辛辛苦苦为

  GE日夜操劳的老总、专业人员在这里生活愉快,心情舒畅地好好学习,认真培训,使他们为GE公司的更广阔的明天而奋斗。

  如果说Crotenvill培训中心是GE公司培养企业家的基地一点也不过分。1998年GE公司被美国《幸福》杂志评为世界上最有价值、最受尊敬的公司。韦尔奇先生曾经说过:愉快的倒不是本公司一年创造了多少价值,人才的成长才是我们最大的收获。他很自豪地告诉采访他的记者,现在在世界500强的前十几家企业中有半数以上的CEO或总经理是从GE出去的,如意大利FIAT汽车集团现仟总裁保罗.弗雷斯科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曾是GE公司的第一副总裁。因此国际企业界把GE公司Crotenvill管理培训中心看成是培养和造就世界级企业精英的摇篮。

  三、克劳顿维尔培训中心的培训类型

  克劳顿维尔领导力发展中心的重点在于发展领导力。GE的全球学习体系有三个组成部分。

  1、克劳顿维尔领导力培训:专注于领导力培训,其对象包括GE所有业务部门、职能的员工、客户和战略伙伴。

  2、职能技能培训:由公司的各个职能部门负责,包括财务技能、人力资源、市场技能、IT等等,对象为GE所有业务部门相应职能的员工。

  3、具体商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由于GE的业务范围非常多样化,GE特定业务部门所需要的技术、产品和商务知识和技能由各个业务部门自己负责,其对象为各自业务部门的员工。

  四、克劳顿维尔培训中心的授课对象

  1、GE内部员工(从培训中心到业务集团,GE有能力提供各种领域的培训,但并非所有员工都可以自由选择所有的课程。除了每位新员工必须参加的入职培训,以及功能强大的在线培训网站Elearning上大部分课程对所有员工开放之外,员工选课大多需要获得直接经理的批准或提名。“在适当的时机,为适当的人,提供适当的培训”是GE的管理层,人人挂在嘴边的一句名言。)

  2、GE的受邀客户和合作伙伴(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500强企业中有半数CEO在此接受过领导力培训。此外,据介绍,20世纪末,来自原计划经济的国家,如俄罗斯、中国及东欧国家都曾派出考察团、培训班到GE公司参观、考察和培训,培训班的学员大都

  被安排在C,rotenvill培训中心接受培训。这既是为了传播宣传GE公司的管理经验,同时也是GE了解和学习世界其它国家管理的长处,为公司明天在世界上大发展打下基础。

  以下描述供参考:“GE的培训课,除了最高管理层全部到场之外,众多客户经理也从各地赶来了,他们全天候陪着自己的客户,课上与客户一起学习,课下还要操持客户四天的吃住行等杂事。”

  (备注:通过从各种网络资料的阅读看出,C,rotenvill培训中心的部分课程因为在课程设计上有针对GE的现状进行研讨的环节,所以只针对相关员工封闭式开展,其他人严格控制入内。以下描述供参考:“2011年12月,GE克劳顿维尔领导力发展中心在GE中国推出了面向客户高层领导团队的“领导力和创新课程”(LeadershipandInnovationSession,LIS),这是GE公司首次在美国克劳顿之外推出此类课程,我以《商业评论》编辑的身份受邀前往旁听。在四天时间里,我坐在教室倒数第二排的座位上,与学员一起听了全部八个模块的课程,第一次对“GE牌培训”有了真正的体验。我深知光靠听四天课并不足以对GE的培训做出全面评述,况且GE公司为了保护客户利益,在分组讨论环节采取了封闭式的做法—除授课教师外,任何人不得进入讨论室,所以我未能旁听到学员的讨论。但是,通过在课堂上观察学员的表情,倾听他们的发言,打量那些出入教室为此次课程奔忙的GE人,以及课后与学员、教授和GE人聊天,我看到了GE公司如何在组织内践行它所倡导的成长型价值观,我也看到了GE公司如何与客户共享这些价值观并与他们共同创造价值。)

  五、克劳顿维尔培训中心的讲师队伍

  GE领导力课程有自己的讲师认证系统和流程,讲师可以是GE内部的员工,也可以是外部的讲师,都需要通过严格的课程讲师认证程序。GE要求讲师对GE和GE的文化有足够的了解,使领导力课程的讨论与GE的环境高度相关。基于同一原因,GE高级经理人作为“授课人/演讲人”是GE领导力课程的突出特色。

  以下描述供参考:“某一期《管理发展课程》(MDC)。在这次为时三周的课程中有26位授课人,其中23位是GE的经理人,其中包括8位副总裁,2位高级副总裁,以及GE董事会主席和CEO杰夫•伊梅尔特本人。”

   六、克劳顿维尔培训中心的课程评估

  1、知识类的培训一般都有Pre-test(训前测试)和After-test(训后测试)。在

  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上完课以后效果如何。

  2、技能类的培训,则更重视沟通和反馈。常规做法是,每个课程之后都有调查评估,让员工有机会表达他们的意见,是否愿意继续接受这类培训,是否愿意推荐给别的同事等等。此外还经常组织培训师本人不出席的FocusGroup(小组访谈),获得一个综合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