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企深度融合真正成为常态
——哈尔滨商业大学创新商科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哈尔滨商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辛宝忠
新道VBSE财务综合实践课程场景
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华大地开启了“创”时代模式。在如火如荼的“互联网+智慧教育”的浓烈氛围下,校企合作已成为助力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方式,政府部门、行业、企业、高校资源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如何真正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成为高等教育领域、行业企业的共同思考题。多年来,哈尔滨商业大学对商科实践教学十分重视,与企业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合作,精准定位、协同育人,让校企深度融合真正成为一种常态。
把企业搬进校园 探索实践教学模式
始建于1952年的哈尔滨商业大学是中国首所多科性商业大学,学校一贯重视实践教学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与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多年来,建设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特别是2014年至今,建设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逐步形成了独特、鲜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商科院校。
在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的创新创业实践课堂上,2013级学生田硕实正在熟练地进行着会计业务的实训课程。“在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教学中,可以模拟不同的公司、岗位,我担任的是某公司税务会计,为企业开具发票,所有的流程、操作环节跟会计人员的岗位一样,这种实践课程的感觉跟在企业或者公司上班没啥区别。”田硕实说。2013级的胡诗音也有着深刻的实践体会,她说,这种高仿真的学习环境更加具体、实际,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提升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业务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比较灵活,体验式的特点更为突出,学生听课的兴趣更浓,也更愿意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很多同学在企业、公司参加实习时,基本可以直接上岗,直接被签约。”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教师王鹏说。
哈尔滨商业大学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年的合作历程有着良好的成绩单: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哈尔滨商业大学—新道师资研修分院、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管综合实践中心、黑龙江省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等,这些都是很典型的合作项目。
双方通过联合开展全国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开设创新创业训练营,举办校企对接会、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大赛、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等活动,不断尝试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以期完善过程精准培育。校长辛宝忠说:“双方通过共建‘财务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及‘营销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基于职业任务、面向岗位的能力训练,将从企业提炼出的真实案例与实践教学过程相结合,在仿真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化素养、岗位胜任力,实现真正的‘把企业搬进校园’,这也是我们高等院校探求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机制的有益尝试。通过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宝贵经验和有益指导,共同搭建一个共进、共赢、共享的交流平台。”
以赛促教促学 提升学校品牌影响
好马还需配好鞍。哈尔滨商业大学携手企业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参与式、团队式等教学方法改革,把国内外前沿学术发展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以各种赛事促教促学,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品牌影响力,实现了校企共赢、双赢的良好局面。
在2010年—2015年全国大学生“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哈尔滨商业大学代表队连续六年获得一、二、三等奖,同时获得黑龙江赛区六连冠,创造了全国大学生代表队参加国赛的高纪录。获奖证书有力地证明了会计学院毛元青教授和他指导学生的骄傲赛绩。
毛元青教授说,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对抗训练不同于传统的课堂灌输授课方式,是通过直观的沙盘推演方法来模拟企业运行状况,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特点是在“参与中学习”。让学员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合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活动中体会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认识到企业资源的有限性,从而深刻理解企业经营管理思想,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提升管理能力。
在北京某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的毕业生王志强说:“大学期间的沙盘比赛经历让我受益匪浅,在各种决策的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中,学习管理知识,掌握管理技巧,提高管理素质。现在工作中,如何与客户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同事形成良好的合作等等,都是那时从沙盘比赛中积累形成的,特别是培养了我遇事从容应对的心态和有条不紊做事情的习惯,至今一直影响着我。”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大学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该更接地气,不仅仅是建几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几个创客空间和孵化器就够了,而是要实实在在的与企业相处、相交,进行深度合作、产教结合,让深度融合真正成为一种常态。”辛宝忠校长说。
哈尔滨商业大学独特的商科教育与工科教育交叉培养,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行性。学校既有作为承担课内实践教学平台的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建设有作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创业孵化园和创业园,学校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模式,建立校政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特色是生存的优势。多年来,哈尔滨商业大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与商科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趟出了自己的路子。通过校企合作,老师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学生的实践学习平台建设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学生可以自如运用理论知识,增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老师在接触企业过程中,也不断产出、优化科研成果。学生与企业、社会的需求进一步拉近,真正实现了“零距离”。
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学校除了把理论知识做得更加完善和全面系统外,特别强调对实践能力的加强。会计学院院长张林说:“在能力培养方面,学院坚持从大一到大四的四个学年、八个学期实践教学不断线,从基础实训到综合训练梯度上升。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实践能力、综合能力都有所提升。同时,我们更重视学生的思想修养和意识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使他们成为一个有德、有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将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必须找寻适合校情的切入点。“这就需要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的培养过程,加大学生的实践环节,不断提升能力,提高就业率,让学生很好地实现就业、服务社会。学校不能闭门造车,要明白企业和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利用新技术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需求进行有效对接。”辛宝忠校长说。
伴随“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中国“创”时代将全面开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新技术快速普及,传统教育模式“智慧化”将引发教育发展新浪潮,创新创业教育正在加速推进。辛宝忠说:“我们相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极大促进黑龙江乃至东三省创新创业教育和商科实践教学的发展,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