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创新培训模式 发力精准扶贫

作者:杨芳   来源: 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2日

  近年来,为切实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整体搬迁移民的就业创业问题,江西省修水县就业局找准就业工作与扶贫工作的结合点,把技能培训作为增强扶贫攻坚造血功能的主要抓手,积极运用“四种”培训模式,精准发力,真心帮扶,使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

  “移动式”培训。修水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局将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作为精准扶贫的突破点,通过送流动电商培训下基层活动,推动电商进农村和电商扶贫深入开展。先后在渣津、西港、港口、山口、太阳升等乡镇免费开展电子商务培训班10期,培训学员600人。部分参训学员成为农村电商领头雁,与三品电商、厂家网等电商企业合作,在白岭、全丰、白桥、港口等乡镇建立电商服务站19家,据悉,学员们计划在年底前开设100家电商服务站,农户们鼠标点一点,网上就开店,手机摇一摇,就能挣钞票,深藏在大山中的优质农副产品,再也不愁找不着婆家了。

  “引领式”培训。顺应电商产业发展新形势,对SYB创业培训课程进行优化,采取“7+3”培训班模式,组织创业培训7天,电子商务培训3天,实现“学习”与“实践”的无缝对接,实现产品销售线上线下相融合。高标准规划建设电商创业孵化基地,搭建起政策咨询、综合服务、人才培训、商务洽谈、产品展示、网络信息等六大服务平台,形成了完善的电商创业孵化支撑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城乡劳动者入园创业。目前,该基地入驻电商企业45家,物流公司6家,孵化学员262人,累计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35期,培训学员2100人。

  “专业式”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统一进行识别筛选的基础上,修水县于7月21日组织全县有脱贫致富培训意愿的农村妇女启动母婴护理员(月嫂)培训,至目前共组织培训280人,建立了一支诚实守信、技能过硬、服务文明的专业化月嫂队伍,使精准扶贫走上快车道。为贫困家庭妇女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搭建一个更好的平台,以实现农村妇女致富需求同城市月嫂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是修水县就业局月嫂培训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是探索实现农村劳务“技能培训新包装、定点引导再输出”的对接型劳务输出的一次有益尝试,更是实践富民增收和脱贫攻坚目标的一件实事。

  “联合式”培训。扶贫先扶智,致富先育人。通过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精准培训,增强其自身脱贫能力,带动整个家庭脱贫致富奔小康。针对残疾人的身体条件与培训愿望,联合县残联率先开展的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针对年龄偏大又没有劳动技能的贫困群众,开办家政服务和医院护工培训;针对二孩市场需求,组织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妇女进行月嫂培训;针对青年外出务工的贫困家庭劳动力, 联合县安监局等部门开展电工电焊等实用技能培训;针对具备创业条件、有志在家创业的,组织进行创业培训;针对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和留守育儿年轻妇女,开展电子商务培训;针对年龄偏大、不愿外出的,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技能,增强发展种养产业的能力……总之,按照贫困家庭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做到因人施训,应培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