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深度融合 助学生都“出彩”
——四川省武胜职业中专学校实施“校企合作”办学纪实
在今年1月26日举行的国家中职示范学校终期验收汇报会上,武胜职业中专学校的一组数据让大家津津乐道:校合作企业共86家,签约挂牌学生实习基地70家,师资培训基地16家,签订合作协议并开展深层次合作46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家、行业龙头企业28家……
近年来,学校以“立足行业,植根企业,搭建平台,合作共赢”为办学定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依托行业、企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创新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助每位学生都能“出彩”。
完善顶层设计
健全校企合作平台
成立组织机构,搭建校企合作执行层平台。成立了由校级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委员会主要分析、研究校企合作的模式、方法,明确办学方向,全面指导协调学校校企合作各项工作。
成立专业顾问委员会,构建校企合作操作层平台。专业顾问委员会的职责是研究确定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能力和制定教学计划,合作开发课程,提出教师能力要求、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安排学生实习、推荐学生就业等。
实施“四个平台”建设,构建校企合作实践层平台。由企业投入资金、设备共建实训室。构建技能竞赛平台。为展示和检验技能教学成果,营造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拓展校企合作空间,学校每年举办技能竞赛。构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平台。通过开展企业现场教学、专题讲座、岗位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团队意识等综合素质。构建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平台。与企业共同开展市场调研、岗位技能需求等研究,努力实现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
健全制度与政策,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学校出台《校企合作工作管理办法》,每年出台年度校企合作工作方案,制定工作目标,建立考核指导和奖惩措施。构建多元化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对学生品德修养、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特长素质、就业状况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创新合作模式
实现校企双赢
共建实训室合作模式。在学校成立“迪信通班”,培训企业应用型人才,学校先后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空调制造部等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实训(习)基地协议,共同外接订单,建立了“学校即企业、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员工”的现代学徒制。
共建技能扶贫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签订培养协议,由学校招收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进行培养,企业赞助学生生活费并提供实习机会,并接收就业。
共建订单培养合作模式。学校先后与17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确保扶贫班学生能够全部就业。与广州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浙江旭马服饰有限公司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实训(习)基地协议。
共建技能比武合作模式。学校从2007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技能比赛,通过技能比赛平台,校企双方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合作。企业通过冠名赞助,捐赠教学设备、教学软件等参与技能比赛。
深化校企合作
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作为学生实习、教师培养、员工培训的校企合作“三个基地”,学校构建与政府部门、企业、学校、学习者密切联系的开放式培训体系,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和技术培训,为企业职工和社会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继续教育。
学校以就业为导向,贴近企业需求培养人才,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一体、订单培养”的合作模式和“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合作格局。目前,该校学历教育在校生4078人,每年毕业生达1379人。机械加工、电子专业的部分学生在该县街子工业园区、广安金郁达公司、广安国雅电子公司等单位实现了顺利就业。
今天的武胜职业中专学校将乘着国家中职示范校的东风,坚持高端引领,与更多优质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强化校企合作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川东北经济,辐射全国经济发展,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