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聊城开发区:让受训者“点菜”

作者:赵学成 钱洪民 李建虎   来源: 中国劳动保障报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7日

       “不仅可以学到我自己感兴趣的技术,还了解到相关的创业知识,这样的培训就像是给我私人订制的一样。”山东省聊城开发区29岁的张先生与妻子去年开了一家淘宝店,但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参加了开发区举办的电商培训班后,他把学到的新理念用到业务中,如今生意红火起来了。

  让就业者有技术、创业者有能力,近年来,开发区就业创业培训从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入手,实施“精准”培训,接地气、见实效,加快劳动力转移就业,让人人有活干,个个能创业挣钱。

  培训对象“准”人人有活干

  “听说这里有培训班,便想来学。没想到听了后还真管用,脚不出门就能挣钱了。”家住蒋官屯李行村的刘女士今年22岁,一直在家照顾孩子。看到不少朋友都通过微信做买卖,她自己也加入进去,但订单数量总是上不去,培训班帮了她的大忙。

  为了让人人有活干,开发区开展了多项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刘女士所说的培训是大学城创业示范园专门为推进被征地农民就业举办的,为200余名被征地农民提供近20天免费电商培训,包括理论培训课、实操课,提供电商运营相关的就业技能,拓宽就业途径。

  2016年2月,该区组织春风行动暨“精准扶贫,就业先行”大型招聘会,开发区92家企业参加,现场达成用工意向600余人;同年4月,在聊城技师学院专门为应届毕业大学生举办校园招聘,其中开发区希杰生物有限公司等专门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同年5月,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并将企业用工需求及求职人员信息及时准确登记在山东省人力资源公共招聘网站,为求职人员和用工企业搭起桥梁。

  培训内容“精”个个能赚钱

  “几天前,我们就接到聊城金田阳光组织学习的通知。通过5天学习,我在就业能力方面有了提高,能找个好活多挣钱。”谈起岗前培训,刚参加完培训的何伟伟满脸兴奋。

  让受训者“点菜”,学有所用。为确保技能培训有的放矢,开发区根据职业(工种)标准和岗位规范确定培训内容分类施教,采取理论学习、实际操作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合理调整课程与课时,使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帮助失地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

  有活干、干好活才能更体面。开发区关注升级产业,围绕服务楼宇经济搞培训。针对以振华超市为集群的服务行业从业人员300余人,该区人社局就业办为企业开展营业员“订单式”培训,聘请专业师资,为培训者指路子、开方子、顺梯子、给票子。他们还扩展担保方式助力创新创业,为万里国际商铺提供反担保、扩展市场方反担保方式,减轻贷款人反担保难问题,扶持市场方发展。截至目前,该区为就业者发放贷款40万元。

  培训方式“活”人人当创客

  “能学到创业的技能和本领,还有小额贷款、信息咨询扶持和服务,是两全其美的好事。”近日,参加了新型职业创业培训的学员曾凡明说,创业培训班让他们对未来事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开发区“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线上”服务以大学生报道工作为接入点,制定纸质台账与电脑版进行登记,维护大学生就业微信平台,适时发布适合大学生的岗位需求信息,让企业与高校毕业生更快、更准确地匹配。“线下”走访大中专院校,搭建政府、学院、企业三方平台,为区内企业专门组织有针对性的专场招聘会,企业定期向学校提供招聘信息的更新,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该区新型农民培育工程力求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创新,组建务工农民就业培训基地和劳动力培训数据库,将适龄劳动力全部纳入档案管理。他们开展开发岗位、定向招生、定岗培训、安置就业一条龙的“订单式”培训,通过创业课堂、网络培训、科技党课等途径培训各类实用人才,让每名受训人员掌握1到2门先进实用技术,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实行“创业带动战略”,综合运用培训、帮带、结对指导等办法,把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建设成培养人才、聚集人才、服务创客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