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半学校”关爱职工“接地气”
在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街道学习巷社区工会联合会里,有一所特别的学校——“四点半学校”。每天下午四点半,社区工会联合会招募的大学生志愿者会准时在这里辅导放学学生的功课,“四点半学校”已经坚持了7年。(6月2日《劳动者报》)
每到放学时间,孩子的安全、学习等问题,便成为职工家长们的“烦心事儿”:大多数家长通常5、6点以后才能下班,孩子在这段时间到哪里去?谁来管?功课谁辅导?玩耍谁看护?成为职工们最为锥心的问题。“四点半学校”无疑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一件实事儿暖了职工心,如此“学校”不妨再多办几所。
“维护”是工会的四项基本职能之一,这一职能内涵广泛、内容多样,大到劳动权益,小到“大事小情”,都该在“维护”的范围内,“四点半学校”正有力彰显了“维护”必须事无巨细的根本意义。
当前,随着群团工作改革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传统的政府一元管理的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社会服务,厘清群团组织服务主旨的同时,职工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与工会等群团服务供需失衡的矛盾也逐渐显露:职工的“大事小情”怎么管?职工家里的后顾之忧如何解?如何让服务升级为“维护”……凡此种种,各级工会都在深度实践并积极探索:北京市总工会开办暑期托管班不失为一种创新之举;吉林省总工会组建成立省市县三级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参照市场方式聘请法律顾问为广大职工维权,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服务;北京市总工会开办暑期托管班;沈阳福林特种变压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金兆英免费给困难职工剪发……每一次对“群众性是群团工作的本质”的躬身践行,都赢得了职工们的认可与爱戴。
的确,工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为职工提供更多看得见、摸得着、入人心的服务,工作才更接地气,更符合职工口味;也只有如此,“家”才更具吸引力,引职工眼,留住职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