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静海区总工会不断创新职工培训模式
静海区总工会不断创新职工培训模式
培养高新人才助推转型升级
“自己在企业多年,一直在想如何改进管理工作,参加了EMBA培训班后收获很多,我正在努力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日前,天津兆利达钢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长伟谈起静海区总工会开办的EMBA培训班感受颇深。
据了解,EMBA培训班为静海区累计培养全国高级职业经理人230名,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理念,然而这只是区总工会不断创新培训模式的一个掠影。五年来,区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不断创新职工培训模式,采取选树典型、孵化创业基地等有效机制,鼓励职工创新、创业,不断为全区经济升级转型培养更多创新型、实践型人才。
2015年,区总工会与天津职业大学联合创建了全国工会系统首个政校企通网络平台。该服务平台根据该区的行业特点和职工技能需求,将天津职业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向全区职工全面开放,包含职业大学3个国家级资源库、33个校级资源库、14门国家精品级课程和21门市级资源共享课,以及职业大学网络平台上教师们开发的400多门在线课程课件、题库、学习资料。该平台还开发了在线学习系统,根据企业需求,由职业大学负责培训内容组织、培训题库建设,定向为企业职工提供量身定做的在线培训资源。
为了促使职工将学到的技能转化成实效,区总工会还联合天津职业大学开展“双聘”活动,聘请10到30名职业大学的专业教师作为“双创”导师,为有创业梦想的职工和劳动者提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辅导和指点。
另外,区总工会还与天津大学成教学院、南开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联合开展“学历提升计划”帮助近700名职工、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圆了大学梦;联合天津职业大学、天津开放式大学等多家专业院校,结合重点行业生产需求开展职业培训。截至目前,已有4650多名职工分别参加维修电工、产品质量检查工等多个工种培训,915名职工取得了职业等级证书,为全区企业升级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