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持续推进教育培训精准化
甘南州按照教育培训要实现“对象、内容、教材、师资、组织、效果”的思路,科学统筹各方面的培训资源,精心构建政策配套、制度衔接、资源共享、相互支撑的干部教育培训大格局,深化推动教育培训向促进干部成长的目标聚焦、向上下纵横互动的格局聚力、向持续提质增效的成果汇聚。
更加注重各个层级。推动中心大局,需要好干部,更需要培育好干部。依托州电大,通过向外购买、自主编辑,制作《甘南藏区会话900句》《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打造藏区旅游文化品牌促进甘南经济社会发展》等170多个具有藏区特点的学习课件,组织19500多名干部参加在线学习,满足了不同层次层级、不同行业领域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按照有利于干部成长、有利于能力提升、有利于工作推进,采取组织调训、集中轮训、专题培训、挂职培训等形式,调训各类干部235人次,培训科级及以上干部1041人次,培训村组干部918人次。围绕全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部署,经多方调研掌握,抽调选派120名乡镇技术骨干、农技人员和致富带头人,到省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参加各类实用技术培训。
更加注重适应需求。立足农牧村工作需要,以抓基层党建、发展集体经济、做群众工作为主要内容,继续实施“万名乡镇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累计培训基层年轻干部570人。结合接收单位工作需求和挂职干部个人成长实际,采取个人报名、组织筛选和个别人选点名选派的形式,由各县市推荐22名干部到州直单位挂职锻炼,选派17名干部到州外挂职。着眼提升新任村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州委党校的经验、教材、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分农区和牧区两个班次,对全州104名新任农牧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岗前集中培训。针对农牧村党员群众对实用技术的需求越来越丰富,而乡镇、村干部引导农牧村党员群众学习实用技术带动力弱化的问题,多方了解各类培训机构的现有教材,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今年,已对140名乡镇干部、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进行了农村电商人才专题培训。
更加注重藏汉双语。为全面提升乡镇年轻干部藏汉“双语”培训整体水平,持续拓宽这一具有地方实践特色的干部培训载体,筹措资金385万元,加大对藏汉“双语”教师的专业培训、藏汉“双语”培训基地建设,努力实现投入保障有力、师资力量壮大。继续依托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南教育党校和西北民族大学,举办藏汉“双语”基础班、进修班、提高班各1期,培训基层干部270名。同时,指导各县市举办村组干部藏汉“双语”培训班16期,对627名牧区村组干部进行了汉语培训。大力宣传学习运用藏汉“双语”的重大意义,在全州乡镇干部中深入开展“一对一、一对二”藏汉“双语”帮学带学促学活动,着力营造学“双语”、懂“双语”、用“双语”的浓厚氛围。
更加注重服务实践。按照“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什么弱就强什么”的要求入手,精准确定培训教材,收集整理近年来中央及省州涉农涉牧政策和州内外查处的农牧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中的45个典型案例,编印《甘南州农牧村强农惠农政策资料汇编》《农牧村党员干部违纪问题典型案例选编》,作为专题培训的辅助教材,确保培训教材在干部培训中看得懂、培训结束用得上。坚持多方调研了解,把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殊性相结合,对不同的培训机构,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采取多批次、小班化、精准化的培训模式,推动培训机构的资源优势向干部能力素质有效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