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建议催生普法“新三字经”
周建军代表(右)与检察官交流普法课的新讲法
我从2003年7月起任山东省博兴县乐安实验学校副校长,去年6月任该校校长。2010年至今,任博兴县检察院特约检察员。
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摸爬滚打了数十年的“老园丁”,我在长期的校园管理实践中,对校园普法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多年来,我秉承“普法就要从娃娃抓起”的思路,积极对接检察机关,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适时嵌入法律元素,不仅有效防范了校园欺凌,更由此衍生出了一连串动人的“检校共建”故事。
山东省博兴县检察院未检科科长董晓菲,作为乐安实验学校特聘的法制副校长,可算是我们的老搭档了。在普法过程中,董晓菲不止一次地倾听我的建议,采纳我的意见,让我记忆犹新。
2015年初,董科长受邀为我们乐安实验学校的三年级学生上法制辅导课。对于这次课,她精心准备了课件,充分运用大量的数据、案例和图片,向孩子们传达“守法就是爱自己”的道理,满心以为肯定会得到校方的点赞。可她没想到的是,我却给了她一个意味深长的“口头建议”:“咱们学校,年龄最大的五年级学生也不过十一二岁,你这一连串的法律专业术语讲下来,孩子们能听懂吗?能不能想法子把这些专业的法律术语,换成孩子们听得懂、听得进、易消化的语言呢?”
董晓菲连夜挑灯夜战,将她这份洋洋洒洒数千字的法律讲稿再三推敲修改,并仿照《三字经》的格式,最终创作出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未成年人普法“三字经”》——“未成年,心智轻;走极端,好冲动……”
思路一变,清风自来。后来,检察官将这份不过四百来字的普法“新三字经”印发成了便于折叠的彩页,在普法课堂上现场引读、逐条解释,不仅赢得了全县41所中小学师生的竞相点赞,还相继被最高检网站、《检察日报》等诸多媒体转发。而董晓菲也凭借这一创新品牌,引领“博兴未检”走在了全市先进行列。
听着各方的称赞,董晓菲既谦虚又心有感慨:“要是没有周校长的指点,哪会有今天的成绩?”
“普法教育年年抓,年年都是上堂课,形式太单一了,能不能再创新一下形式?”在今年初的检察开放日活动中,我作为人大代表应邀来到检察院,在“代表提建议”环节中放了一记“重炮”。没想到,我的这一建议,立即引发了检察官的关注与反思。很快,在今年的全省“六型”检察院争创活动中,县检察院党组“一班人”不仅决定将未检工作列为“一院一品”的核心项目,还专门建起了全县青少年普法基地。如今,“阳光七彩课堂”可满足数百学生的参观见学;专门开辟的“许愿墙”上,孩子们可以书写自己的法律感悟;在青少年普法教育展厅和模拟法庭里,大家通过“问题少年”与“阳光少年”的成长经历,对比出守法懂法的重要作用,堪称是集教育、宣誓、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普法平台”!
“周校长,你的两个‘金点子’,我们全部采纳了!”今年5月,我再次受邀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看着焕然一新的各项未检普法设施,听着检察官由衷地致谢,禁不住开心地笑了。笑过之后,我从口袋里掏出一纸《关于关爱全县留守儿童的提议》,表情再度严肃起来,“这事,恐怕还得你们牵头来办呐!”
“老周,人家检察官都蛮拼的,你还回回都带着意见来,到底图个啥?”每当有同事朋友跟我打趣时,我总是淡然一笑,“我是人大代表,就是专门提意见的,这是宪法赋予我的神圣权利,咱可不能光占着位子不干事!我是校长,关心孩子成长是我的本职本分,我不和校园普法共成长,就是失职渎职!”
(周建军系山东省滨州市人大代表、博兴县乐安实验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