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职工素质打造服务品牌
紧紧围绕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直面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敢于攻坚克难,注重夯实群团工作基层基础。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奉贤区总工会带领全区各级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打造有特色、有影响的经验做法。从高素质职工队伍建设,到打造智慧工会服务品牌,围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工会创新思路方法,把服务职工的项目做深做实。
深化职工素质建设
奉贤区总工会以增强职工职业精神、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为重点,积极贯彻落实《上海职工素质工程建设五年规划》,深化职工素质工程。制定实施“十万职工学力提升计划”,丰富推广“5+X”培训模式,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登高杯”系列竞赛、班组长培训、技师成长计划等活动,不断完善“培训、练兵、比武、晋级”的职业技能发展机制。充分运用工会“大学校”组织优势,构建“院校点堂”职工教育网络,策划举办奉贤职工文化节、“奉贤好企风”职工文化活动。
同时,以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为阵地、职工文化团队为抓手,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作为“贤文化”的重要内容,选树了一大批“奉贤工匠”、五一劳动优秀典型,创评劳模创新工作室、技师创新工作室,开展“劳模工匠四进四创”、“工匠精神”大讨论、“文化大篷车进企业”、“流动书箱进企业”等活动。目前,奉贤区建成区职工学院、职工学校47所,职工教学点1114个,车间(班组)课堂5600多个,以及区、镇两级职工文化活动中心9个,职工书屋237个,“院、校、点、堂”职工教育培训网络基本覆盖全区。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扎实推进中等文化培训、EBA培训、“六型”班组长培训、女职工周末学校等职工素质提升实事项目,年均培训职工近20万人次。
聚力推进机制创新
奉贤区总工会在全市率先探索开展企业经营者“五带头”工作,形成品牌建设新亮点。通过开展“促进有政治身份企业经营者带头重视工会工作”,工作重点聚焦有政治身份企业经营者、劳动模范、规模企业经营者等重点群体,对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执委、企联理事、青联委员、科协委员等七类政治身份群体提出“带头建立工会组织,带头开展集体协商,带头实行民主管理,带头创建和谐企业,带头加强职工教育”的“五带头”要求。在企业经营者政治身份安排与履行社会责任挂钩的机制创新上,作出有益探索。
与此同时,将“五带头”工作与区域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理、工会维权、困难帮扶等工作结合起来,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讨会、企业家座谈会,加强区镇企三级联动、建帮扶三类联动,进一步落实联席会议、政治身份资格审查等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据介绍,在区委的高度重视和联席会议制度指导下,全区目前区级以上政治身份企业的“五带头”完成率达到100%,未来还将不断丰富“五带头”工作内涵。
打造智慧服务平台
为了精准对接职工需求,区总工会围绕“身边的工会、温馨的家园”,以职工个性化、小众化和全天候的服务需求为导向,着力建立数字化工会工作平台,进一步健全“智慧工会”平台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
在建设URP(工会综合服务平台)过程中,努力推动“无纸化”办公和工会会员“大数据”运用。加强与市、区社会治理平台的对接,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线上线下联通、工会内外联动的工作格局。大力推动基层工会、服务中心(站、点)、职工之家等工会平台,以及企业大讲堂、职工文体团队等社会平台的功能对接和资源整合,培育社会化专业化服务项目,在精准、创新、高效服务上下工夫。
通过将“互联网+工会”相结合,进一步整合全区工会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积极构建实用、好用、够用的“网上服务大厅”。与此同步建设完善职工之家、职工援助服务站、爱心妈咪小屋、职工亲子工作室、职工书屋、职工微家、群团服务站等实体阵地,打造工会工作线上线下服务职工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