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镇海一企业工会 搭建平台助力学习型企业打造
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是一个以石化检维修工程、装备研发及制造、技术咨询与服务等多个平台共同发展的工程企业,员工的技能素质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如何组织员工学习、提高自身技能,积极投身企业的生产中是工会工作的一个大课题。近年来,工会大力组织开展技能比武及劳动竞赛,搭建员工成长平台,为打造学习型企业助力。
培训基地引领员工成长
为了让新员工学习技能,尽快适应新岗位,公司设立了陈辉技能大师工作室、仪表技术进步培训室、焊工技术培训中心、电工技术培训室,配备技术专家及高级技师作为导师,成立了铆工、管工、焊工、起重工、仪表工、电工等9个专业技术团队,对青工进行岗位技术培训。
陈辉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公司培训基地的一个典范。镇海石化工会主席史波介绍说,工作室以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宁波市“港城工匠”获得者陈辉高级技师为主导,积极开展青工培训和导师带徒工作,主要培养钳工骨干,通过理论和实际技能训练,全力为公司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室成立至今已组织开展各类培训项目60期,共参培人数1872人次;培养技师7名、高级技师2名、高级工22名、中级工7名。
设计研究院是公司技术创新创效的领头羊,为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全年经营指标完成做出了贡献。设计研究院于2013年12月正式成立,整个研发团队是一支有朝气、有活力,具有高素质水平、高创新能力、极具战斗力的团队,平均年龄35周岁。曾获宁波市“工人先锋号”,2016年获得了“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称号,截至目前,公司围绕石化节能设备共取得47项专利授权。同时,该团队还曾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市、区级科技进步奖4项。
劳动竞赛着眼企业增效
“为了更好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公司工会开展各式各样的劳动竞赛,不仅在装置检修改造与工程安装、大型设备制造等重点生产任务组织员工开展劳动竞赛,而且还围绕公司管理创新与提升、企业增收节支等管理工作开展劳动竞赛,让更多员工练技能、求进取、比贡献。”史波表示。
这几年,公司工会分别开展了炼油2300万吨/年扩能改造暨部分装置停工检修劳动竞赛,年度炼油化工装置停工检修劳动竞赛,100万吨/年乙烯装置中交开工保运维护劳动竞赛活动等。这些任务工作量大,工作周期长,涉及参赛单位多,竞赛成效显著。
为了更好地体现全员参与竞赛,公司工会还鼓励二级工会根据本单位工作特性,进一步拓展多层次及各种内容劳动竞赛活动。几年来,制造分公司组织开展了设备制造进度履约劳动竞赛;海星公司机运吊机夏季安全行车劳动竞赛等,这些系列劳动竞赛不仅涉及提高工作效率,还涉及提高工作质量、职工技能培训等方方面面。
激励机制为学习型企业护航
学习型企业打造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不仅需要全体员工有共识,也需要公司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及措施,形成良好的“造血”机制,以调动职工读书学习积极性,让善于学习的职工“名利双收”。
公司工会为提升员工文化素质及岗位技能,制定了《职工学历自学教育奖励规定》,对通过自学取得大专以上学历文凭或取得中级以上技术证书的员工给予500元至800元的奖励,目前,公司共有257人/次获得14.8万元奖励。出台以获宁波市首批优秀人才奖员工陈辉命名的《陈辉优秀技能人才奖励办法》并设立奖励基金,并每年评出优秀个人6~8人,6年来共有46位员工获此奖项。
除了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也不可少。公司工会为了激励先进,实现精神与物质共同奖励的办法,每年组织开展评比“十佳”优秀员工活动,评选出优秀员工10名,不仅在公司大会上专门表彰,还安排他们及家属到境外旅游疗养,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据悉,公司每年花费在此项活动上的开支就达1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