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五大行动”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近日,扬州市委、市政府印发的《新时代扬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将通过实施“五大行动”,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实施思想政治引领行动。建设好“听党话、跟党走”职工大讲堂,培养产业工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开展经常性的产业工人队伍状况调查,畅通产业工人诉求渠道;建设面向产业工人的新媒体矩阵,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实现网上网下融合、重要节庆日和日常教育统筹,增强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理论研究,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理论政策研究列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两提升三创争”活动;把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适当增加产业工人在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政协委员、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进一步健全政府和工会联席(联系)会议制度和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严格落实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开展分众化、互动式宣传,拓展产业工人宣传的深度和广度。
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完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支持企业争创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高素质“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深化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鼓励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共建实验实训平台,探索建设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各类创新工作室联盟;制定技术改进和合理化建议奖励实施办法,推动技术工人的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落实产教融合政策,健全行业、企业、院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体系;完善促进校企合作机制,健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成本补偿政策;鼓励名师带高徒,推广企业学徒制培训;持续深入开展“扬州市十万职工大比武活动”,每年举办市级劳动竞赛10个以上、职工职业(行业)技能竞赛20个项目以上;改进技能评价体系,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创新技能导向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建立针对技术工人的补助性津贴制度。
实施维权服务行动。健全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的分配制度,推动职工劳动报酬增长和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保持同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为产业工人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严格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深入推进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建设,推动企业建设好职工食堂、职工书屋、爱心母婴室等配套设施;深入实施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学历和能力提升行动,加大农民工职业培训力度;将困难产业工人帮扶工作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实施支撑保障行动。严格落实工资支付相关法规政策和企业民主管理、集体协商及职业教育、国家技术资格等相关法规政策;建立高技能人才项目专项资金,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工作经费预算;优化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整合培训补贴资金,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支出;鼓励企业加大职工教育投入;积极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鼓励企业、社会各方面和个人对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进行资助和捐赠。
实施聚力共建行动。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的产业工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工作格局;把加强产业工人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与其他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考核,加强对产业工人的公共服务工作;加大健康教育和职业病危害重点行业专项治理力度;将职工文化活动阵地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组织文体社团深入产业园区、厂矿企业开展活动;改进工会工作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建立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兼职工会主席津贴制度,推进工会干部双向交流,强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建立市、县工会一体化网上工作平台,逐步形成线上受理、线下办理的服务体系;推进县(市、区)工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