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家政服务高质量发展——淮安市职业培训中心家政培训纪实
淮安市职业培训中心主要承担全市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组织、实施和服务职责,统筹指导县区职业培训工作,组织实施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曾先后被授予“全国重点就业训练中心”“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省就业创业培训示范基地”“省残疾人就业培训示范基地”等称号,2017年,被评为“江苏省家庭服务业职业培训示范基地”。
近年来,中心充分发挥家政服务业在稳就业中的积极作用,面向城乡劳动者开展家庭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果。
开展培训,助推创业就业
联合财政、妇联、扶贫等部门,大力实施巾帼家政服务专项培训、创富淮安、重点群体免费接受职业培训、人社精准扶贫等专项行动计划,将广大城乡劳动者纳入培训补贴对象,将育婴员、保育员、母婴护理员、生活(病员)护理、家政服务员等家庭服务业职业(工种)列入补贴培训项目,全面提升全市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深入街道、社区、乡镇开展政策宣传,充分调动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和家协企业积极性,帮助、指导市直定点培训机构和家协企业开展相关工种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为自主创业者提供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政策扶持。
2017年以来,组织完成家庭服务业技能培训6000余人次,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不少学员成功创办了家政服务公司、托儿所、亲子园等实体,带动就业效果显著。全市家庭服务业培训市场日益繁荣,城乡劳动者尤其是女性劳动者就业观念明显转变,高素质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供不应求。
加强投入,完善基地功能
持续投入资金,不断放大“江苏省家庭服务业职业培训示范基地”的辐射功能。目前,淮安市职业培训中心拥有全职教师20余名,职业院校和企业外聘教师百余名,建立了稳定的家庭服务业培训师资队伍。中心教学基础设施健全,拥有教学场所4000余平米,先后建成了育婴员、养老护理员等10个专业实训室以及8个校外签约顶岗实训(习)基地。特别是近年来,中心在市教育局、民政局、残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善于整合资源、不断拓展阵地,主动对接全市相关职业学校、特殊学校、社会福利院、家政服务公司等单位,共建长期合作培训基地。贯彻实施“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工作机制,依托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师资力量、教学阵地,联合开展了以育婴员、保育员等家庭服务业工种为主体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大培训”网络,夯实了全市家庭服务业培训土壤。
组织竞赛,选树先进典型
中心高度重视培训成果的培育、典型事迹的弘扬,“以点带面”拉动全市家庭服务业培训高质量发展。几年来,中心积极承办、协办了“淮安市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淮安市职工职业能力竞赛”等一系列重大赛事活动,遴选、培育的选手多次在省、市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2017年“江苏省第二届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淮安代表队取得了团体成绩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绩,充分展现了淮安市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风采。 2019年,中心承担了“淮安市第二届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实施工作,负责组织、遴选参赛选手,筹办专业技能赛场设施设备,选聘优质教师对选手进行针对性训练,推荐市级优秀选手参加“江苏省第五届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极大地锻炼了人才队伍。
目前,全市家庭服务职业培训面临着思想观念尚未根本性转变,从事家庭服务业的意愿不足,缺乏对职业的正确认识;力量分散,未能真正形成合力;培训形式单一,培训模式急需创新;师资队伍力量薄弱,行业领军人物不足等问题。为推进家庭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心将紧紧围绕“加大培训宣传、完善培训设施、加强师资建设”工作主线,加强与市民政、妇联、家协等部门的合作,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将行业背景和就业潜力作为重点宣传,使有意从事家庭服务业的劳动者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持续增加培训基础设施投入,跟紧互联网、多媒体、数字化发展潮流,不断提升中心的培训规模和培训能力。进一步加强家庭服务业教师队伍建设,从职业院校招聘专业人才,推动现有教师队伍业务素质提升,努力培养出一批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专业骨干教师,建成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且适应家庭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努力提高培训质量,鼓励和支持定点培训机构创新培训模式,打造自身特色,建立培训后就业的良性机制,引导薪资与技能水平挂钩的行业风气。依据市场需求,开展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家庭服务业技能培训。